星期一, 七月 02, 2007

不花钱喝好茶

上礼拜六约好和诺拉去买茶叶,目标是新开张的大宁国际茶城。自从若干年前发现了大统路茶叶市场和天山茶城后,再也没去过街上的茶叶专卖店,原因是价格太黑了。
因为下午要去静安区文化馆帮忙打下手,所以把去茶城的时间提前到了10点。我家过去一辆937就到了,不过因为实在路盲,错过了董家浜站,我以为过了高架就停的,没想到径直开到上海大学延长路校区停下了。还好出门早,往回走还赶趟。路旁有卖茉莉花和白兰花,小时候上学路上每天都会买的,一天闻着都心情舒畅,就是喜欢这种淡淡的清香,栀子花桂花那样的免谈,不喜欢甜的发腻的感觉。蹲下来问了一下,居然五毛一朵,似乎是几年前的价格了,立马各要了一朵,顺便问了一下去茶城的路。卖花的大叔很热心的指了一条偏僻的可以直达的小路,因为不顺路所以没走,不过想来那条路应该比走大街上要凉快多。便宜的花加上热心的指点,实在的大叔啊。
跟诺拉顺利在地铁出口碰头,让她挑了一朵,她对花香的喜好和我差不多。她说每次看见卖花的阿婆都觉得很可怜,因此都会买上一朵,不过比起这个大叔来,那些卖两块一朵的阿婆们也算是小小的"暴利"了,哈哈。
凭着我仅有的一点方向感,我们顺利找到了茶城,貌似是三层把,长条形的,很朴素,从外面看感觉还是和大统路风格很接近的批发市场。走进一楼,似乎有微弱的空调,里面的布局和天山茶城差不多,一家紧挨着一家,几乎每家门前都放着一张躺椅,从这点看来,大部分的店主还都是大统路过来的。在一楼逛了一圈,明显的感觉是大部分的店铺都在卖普洱,歇了一下我们上了二楼。二楼几乎就是普洱的专卖了,除了几家卖茶具的,满眼望去每家店铺里都码着普洱的饼、砖、瓜什么的。继续冲上三楼,发现除了几家在装修的,大部分都还是空着的店铺,再有就是发现没有下去的电梯了。
走楼梯回到二楼,转了一会儿,诺拉的目标是买点铁观音,相中了一家卖乌龙的福建店铺,正巧我也瞧见店主mm在招呼我们,于是那天的喝茶行动就这样随机的展开了。我们俩算是老吃老做了,进门就坐了下来,店主mm上来先寒暄了几句,问我们想要什么茶。我们含糊的说了几句。mm大概觉得我们可能没什么目标,就推荐了她手边的正山小种。红茶本不在我们购买计划当中,但是品茶的话,我们是来者不拒的。mm烫壶洗茶,我和诺拉就开聊了,顺便把帮她带的谢馥春胭脂拿出来看了一下,居然是粉色的,我都大吃一惊,都以为会是正红的。品茶开始,说实话和我平时喝的红茶有明显的不同,口感更像岩茶吧,回来后查了一下,原来正山小种是用炭火烘培的,难怪那么像岩茶。一般来说红茶养胃,但我容易醉茶,尤其是喝红茶,所以一向对红茶没什么兴趣,除了给老爸买点。正山小种以前听其他的卖茶人介绍过,确实口味独特,有点后悔没买点回来了。
喝了几轮,mm听说我们喜欢岩茶,又拿出了一种水仙。这才是我最喜欢的,闻上去有点烟熏味儿,喝过有点回甘的感觉。小时候都喝别人送父亲的茶,江浙一带自然是龙井、碧螺春居多,在群众追捧龙井的年代,我一直以喝碧螺春为豪,觉得这就算脱俗了。直到自己赚了钱,去茶叶店买了一堆茶叶回来一一尝过后,才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口味的岩茶和普洱。
我们就这么喝着聊着,只字不提买茶的事情,mm倒也不着急,就这么陪我们聊着,还拿出武夷山风景的画册给我们讲当地的风土人情。这恐怕就是卖茶人和普通商人的不同吧,到店中品茶聊茶,生意似乎都是次要的,茶商经营的不仅仅是茶叶,还有做茶人的心情和茶的文化。
虽然我们目的就是去骗好茶喝的,但是聊了一个小时都不切入正题,总有点不好意思。所以表达了一下对铁观音的兴趣,mm又拿出了第三种茶叶,这个时候,我发现我醉茶的体质终于表现了出来。一早就吃了一个中等个头的玉米,再加上红茶和岩茶的大量注入,思维开始迟钝,心跳加速,手脚无力,但即便在这样的状态下,我还是一杯又一杯的往嘴里倒茶。诺拉早饭吃的比我多,但也经不住高浓度大流量的茶水冲击,终于也出现醉茶症状了。在这样的状态下,我们仍然没有拒绝mm推荐的第四种茶,880的一种大红袍。这时候,mm的哥哥,也就是这家店的老板出现了,一边和我们一起品茶,一边给我们看了制茶的照片。他们世代茶农,店里的岩茶都是自己家种的,正山小种是叔叔家的,铁观音是店主同学家的。
说实话,这个价位的茶,我们还是头一回骗到喝,不算最贵吧,也基本上我们消费能力的上限了。不过说起来,我的口感更倾向于刚才水仙那样,炭烤程度不算特别高的,这个大红袍头一泡有股浓烈的焦味,喝到2、3泡才觉得喝到点香气,大概我的味蕾也享受不了什么好东西吧。
由于下午要去给人家帮忙,我们商量了决定速战速决,买了茶叶走人。虽然我们的计划是骗茶喝,可是终究还都是脸皮薄的人,买了些铁观音和大红袍,拖着早就不听使唤的双腿走出了茶城。



        致
礼!


        dunkeles
        dunkeles+article@gmail.com
          2007-07-02